admin2022-03-18 2376 0
各有關高校:
智能硬件是智能感知、綠色計算、導航定位、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設備,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與社會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服務載體。為順應智能硬件產業的發展趨勢,激發青年學生對智能硬件技術的研學熱情,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養高質量人才,中國電子學會將舉辦2022年第一屆“圓夢杯”大學生智能硬件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
大賽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行業前沿技術為主題,每兩年舉辦一次,決賽采用開放賽題方式,聚焦工程創新和產品開發,通過軟硬件協同設計,制作產品原型機,實現智能化的數據處理和信息交互。大賽旨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樹立大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大賽分為專科、本科兩種組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時間
開賽時間:2022年1月4日
報名截止:2022年3月30日
初賽、決賽時間:預計5月中旬舉辦初賽,11月中旬舉辦全國總決賽。
二、賽區劃分
根據高校分布狀況,全國設立北部(包含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東部(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福建)、西部(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陜西、新疆、甘肅、青海、寧夏)、中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及南部(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臺灣)五個分賽區。
其中,我司協助組委會負責廣西賽區。
三、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學會
承辦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協辦單位:北京杰創永恒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嘉立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瘋殼(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電子發燒友網
媒體支持:中國教育電視臺
四、競賽程序
賽事分為報名、初賽、決賽、頒獎典禮四個階段。
具體參賽流程如下:
(一)大賽報名(2022年1月4日—2022年3月3日)
請報名參賽選手在報名有效期內登陸競賽官方網站(www.nushdc.com)進行注冊與報名。報名費:260元/隊。
(二)初賽(2022 年5月1日—5月30日)
以賽區為單位,指定比賽題目,重點考察學生的軟硬件理論基礎知識、簡單電路設計和編程能力。初賽內容如下:
1.線上筆試基礎知識答題。(登陸官網賬號,進行在線答題)
2.簡單電路設計。(不限定軟件:立創EDA或其它EDA軟件,報名時候需備注說明)
3.編程評測。【可采用遠程云端硬件實驗平臺(單片機、STM32、FPGA)或其它通用的虛擬仿真軟件】
(三)決賽(2022年11月1日—11月30日)
決賽以提交包含外觀設計的智能硬件原型機作為評判依據,重點考察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
第一階段:網評。
1.參賽隊伍依據組委會命題方向,設計智能硬件作品,按照要求提交相關材料。由組委會委派專家進行線上評選,入圍的作品進入會評。
2.2022年10月25日—10月30日提交相關材料及作品。
第二階段:會評。
1. 由入圍的參賽隊伍攜帶作品進行現場演示及答辯,由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比。
2. 2022年11月1日—11月30日由組委會組織線下評選工作。
(四)頒獎典禮
頒獎典禮擬計劃于2022年12月30日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
五、參賽辦法
1.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在讀本科生(包括應屆畢業生)、職業本科院校本科生、國外在讀本科生均可參賽。
2.高職院校在校生、職業本科院校專科專業在校生、五年制高職專科段學生。
3.競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初賽主要考察基礎知識理解與基本電子技術技能,在線完成測試;決賽根據組委會給出的主題方向,歷時5個月,提交完整的智能硬件產品。
4.每支參賽隊由指導老師、隊長和隊員組成。每支參賽隊可單人或多人組隊(每隊1-3人),每支參賽隊伍1-2名指導教師。
5.決賽最終成績=初賽成績×15%+決賽成績。
6.獲獎證書上的姓名排序嚴格按照組隊報名時所填報的順序進行編排,不再確認和更改。
7.參賽隊伍確定參賽后,在競賽官網上完成注冊、組隊報名及繳費。
8.報名截止日期前,大賽官方網站上填寫的參賽隊員、隊員順序均可變更,報名截止日期后,參賽隊員信息不可變更。如因特殊情況必須變更,參賽隊需向組委會提交變更申請,組委會同意后,方可變更。擅自變更參賽信息的參賽隊,組委會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六、競賽說明
智能硬件設計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分本科、高職高專兩個相互獨立賽道,組隊、報名、評審、獎勵工作均分開進行。參賽作品重點考察實用性、友好性、創新性、引領性,同時根據產品完成度、現場答辯進行綜合評判。
大賽聚焦“實用、創新”主題,所提交作品需外觀完整、功能齊全、界面友好、可用性強,能夠完成和解決實際問題(而非功能模擬),同時作品設計應具備創新性。
1.競賽涉及知識范圍
電路(模擬電路、數字電路、PCB設計)、處理器(Arduino、單片機、樹莓派、嵌入式、FPGA、口袋機)、接口模塊(傳感器、物聯網、電機控制)、軟件開發(EDA、C語言、云端編程、Android、IOS)、系統設計(通信原理、信號處理、人工智能、自控原理等)、開發與調試(基本儀器儀表使用、焊接或者模塊組裝、系統分析能力)、外觀設計(3D打印、組裝調試)、文檔撰寫。
2.競賽涉及主題方向
智能硬件圍繞智慧養老、智能穿戴、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交通出行、疫情防控、智慧社區、虛擬/增強/混合/介導現實、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智能傳感、導航定位、廣域網物聯等新興領域為選題方向,每屆大賽選取一個主題方向,決賽起始日公布。
3.組委會不限制參賽作品所使用工具的品牌和型號,由參賽隊自行選擇,所使用軟硬件工具的品牌不影響競賽成績。
4.參賽隊擁有其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不可抄襲他人作品或侵占他人知識產權。如有違規,組委會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七、作品要求
1.提交總結報告包含的內容:
1)團隊介紹
我們要選擇與自己興趣相投,積極進取的隊友組隊,有共同的家國情懷、奉獻精神、能夠團結合作、能夠責任擔當,能夠成為新時代的青年表率。
2) 產品規劃
根據組委會給定設計的主題方向,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一定要體現出智能硬件特征:信息獲取與交互、智能化、軟件與硬件相結合。
3)系統方案
對自己要設計的產品做一個概述,技術路線的可行性分析,智能產品的功能說明、設計原理、實現方法、結論。
4)設計開發
提交功能框圖、電路設計、嵌入式和移動端軟件流程圖。
5)系統測試
提交作品的組裝、調試過程,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盡量體現團隊的工作過程;給出最終作品的實際性能參數和前后左右多角度的作品圖片。
6)總結展望
從工程思想、辯證思維、科學方法等方面寫出團隊設計產品的心理路程,尤其對自己未來職業規劃的設想以及對學弟學妹的建議。
7)附錄
給出在作品設計過程中相關的參考文獻以及必要的說明等
2.提交演示視頻的要求
1)站在產品推廣的角度,進行作品展示和宣傳。
2)視頻分辨率不小于640X480,時長不超過10分鐘,格式為mp4。
3)出現在視頻中的參賽隊員要穿著得體,使用普通話講解作品,配備字幕。
3. 文件上傳要求
將總結報告生成PDF格式上傳至官網,演示視頻上傳到網盤,全部命名為“參賽單位-參賽隊-作品名稱”,將下載鏈接提交至競賽官網,即可完成官網作品提交。
備注:具體詳見《“圓夢杯”總結報告材料規范》要求。
八、評審辦法
1.競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包含初賽評審和決賽評審。
2.初賽以賽區為單位,指定比賽題目,重點考察學生的軟硬件理論基礎知識、簡單電路設計和編程能力,采用線上考試及評審的方式進行。
3.決賽以提交包含外觀設計的智能硬件原型機作為評判依據,重點考察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采用網評及會評的方式進行評審。
4.決賽階段一:網評。
由組委會委派專家進行線上評選,入圍的作品進入會評。
5.決賽階段二:會評。
由入圍的參賽隊伍攜帶第一階段入選的作品進行現場演示及答辯,由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比。
6.參考評分標準如下。
7.評審采用協商一致的原則,評委意見無法一致時采用無記名投票方法決定結果。
8.為維護競賽紀律,提倡良好的賽風,杜絕不公平競爭,特設立爭議期。評審結束后,組委會即在官方網站上公布擬獲獎參賽隊的名單,接受廣大師生的舉報與申訴,為期十天。如果舉報屬實,獲獎參賽隊確有違紀行為,組委會有權取消其獲獎資格,并追究有關人的責任。
9.如參賽隊對評審結果有異議,可由經過所在單位主管部門授權的領隊老師代表所在單位和參賽隊向組委會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質詢申請。仲裁委員會組織對質詢申請進行調查和仲裁,并給出仲裁結果,仲裁結果作為最終評審結果。質詢申請和審核仲裁應在爭議期內提出和處理。
九、獎項設置和獎勵辦法
1.初賽:設一、二、三等和優秀參賽獎,其中一等獎10%、二等獎20%、三等獎30%。
2.決賽:設“圓夢杯”獎,本科和高職高專各一個,獎金為2萬元;按一定比例設一等獎和二等獎,頒發證書與獎品。
3.決賽設優秀指導教師獎和團體獎,頒發“優秀指導教師”證書和“高質量創新型人才培養單位”證書。
十、競賽組委會聯系方式
(一) 競賽組委會秘書處
聯系人:宋宇航
聯系電話: 15711273713
郵箱:syh@bj-jc.com
(二) 官方報名網站
www.nushdc.com
(三) 技術咨詢
聯系人:劉燃 張燕永 易曉勇
聯系電話:17302633111 13021933603 17736368032
(四) 監督電話:010-68600723